火箭測控專家劉蘊才:我與王大珩的三次共事經(jīng)歷
2011-7-25 8:02:16[來源:洛陽網(wǎng)-洛陽晚報]

  7月21日,我國現(xiàn)代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元勛、863計劃和中國工程院的首倡者之一王大珩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6歲。
  昨日,在洛陽某干休所居住的中國導彈、火箭測控專家劉蘊才老人,深情回憶起與王大珩先生三次交流的經(jīng)歷。
  初印象:這個江蘇人普通話說得很標準
  劉蘊才今年78歲,從事導彈衛(wèi)星測控工作數(shù)十年,親歷了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上天、1980年遠程運載火箭全程試驗、1986年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發(fā)射等大事。1992年,他作為29名評審委員之一,參加了中國載人飛船總體方案的論證評審工作。
  20世紀60年代,中央決定研制光學測量設備以滿足測量導彈彈道的需求,該工程代號“150工程”,時任長春光機所所長的王大珩出任總工程師。
  1967年,劉蘊才從某試驗基地被調往北京,在原國防科工委某工程辦公室任參謀,開展無線電測控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這個新成立的辦公室與“150工程”的一個光學工程辦公室僅一墻之隔,辦公室內多是年輕人。有一天,劉蘊才正在工作,一個中等身材、戴著眼鏡的老先生走了進來,辦公室里的人馬上都站了起來。劉蘊才正覺得奇怪,旁邊的人悄悄地告訴他:“他就是王大珩!”
  王大珩當時說了什么,劉蘊才已經(jīng)記不清了。但他清楚地記得:這個老人說話并不快,吐字十分清晰,雖然是江蘇人,但沒有一點南方口音,普通話說得非常標準。
  在原國防科工委工作的近4年時間里,劉蘊才多次在辦公室見到前來指導工作的王大珩。王大珩在光學設備發(fā)展上的一些見解和教誨,讓劉蘊才受益匪淺。
  劉蘊才說,他還曾參加了一次由王大珩主持召開的研究下一步光學測量設備研制計劃的會議,王大珩淵博的知識和顧全大局的作風,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共事:評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方案
  1971年,劉蘊才離開北京回到試驗基地。再次見到王大珩,是1992年。
  1992年1月,中央決定開展載人航天工程的研究(代號“921”工程),就是我們現(xiàn)在熟知的“神舟”系列飛船研究工作。原國防科工委、原航天工業(yè)部組織了載人航天工程技術、經(jīng)濟可行性論證組,并成立了可行性論證方案評審組。
  評審組由包括9名中科院學部委員在內的29名專家組成,王大珩是評審組第一副組長,劉蘊才是29名專家之一。
  評審組于1992年2月初集中到北京京西賓館辦公,一直工作到6月30日。在此期間,劉蘊才多次與王大珩就該計劃進行交流。
  劉蘊才說:“那一年我已經(jīng)59歲了,但在這些老專家面前,我感覺自己只是一個剛入門的學生?!彼f,王大珩平易近人,有問必答?!坝幸淮?,我說起他對測控事業(yè)的巨大貢獻,王大珩擺擺手:‘這是大家的功勞,我只是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劉蘊才告訴記者。
  劉蘊才說,在整個評審過程中,王大珩的發(fā)言總是邏輯嚴謹、態(tài)度誠懇,一再強調載人航天工程要自力更生,要有特色,要創(chuàng)新,不能走別人走過的路。
  三聚首:王大珩實事求是提意見
  劉蘊才說,與王大珩第三次共事,是1995年。
  是年3月,原國防科工委組織載人航天工程階段性成果鑒定會,再次組織了包括8名院士在內的評審組,王大珩任副組長,劉蘊才是評審組成員。
  既然是成果鑒定會,大家講的主要是成績??奢喌酵醮箸癜l(fā)言時,他除了肯定成果的先進性,還客觀地提出一些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劉蘊才說,通過聽王大珩的發(fā)言就可以了解到,王大珩長期關注載人航天工程的發(fā)展,并為這次成果鑒定進行了充分準備,并不是人云亦云、應付差事。
  留遺憾:未能拿到王大珩的親筆簽名
  2010年,為紀念導彈航天測控技術發(fā)展50周年,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舉辦了展覽,并發(fā)行了一套郵票。這套郵票的主題是紀念為測控系統(tǒng)建設與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專家,王大珩是其中之一。
  作為此次活動的顧問,劉蘊才從洛陽趕赴北京參與活動組織工作,并期望再次見到王大珩。但到了北京后,劉蘊才得知王大珩已經(jīng)住院,未能參加紀念活動。
  劉蘊才說,該所曾拿著這套郵票請相關專家逐一簽名留念。遺憾的是,郵票送到醫(yī)院后,病重的王大珩先生已經(jīng)無法寫字了。(洛陽日報報業(yè)集團全媒體記者孟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