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DongHua 之人文化天下收錄關鍵詞:航空物探   數據處理   科技報國   儀器  】
  
  人物 | 中國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首席科學家熊盛青
  
  追尋我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發(fā)展歷程,熊盛青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他作為該領域的領軍人物,帶領科研團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取得了許多“從0到1”的顛覆性技術成果,填補了青藏高原航磁空白,建立了全地域、多尺度、高精度的航空地球物理綜合勘查技術體系,打破國外關鍵技術壟斷,實現了我國航空物探技術裝備從進口到國產的跨越。如今,他以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為目標,致力于推動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系統“三測”技術體系的建立。
  
  
  
  熊盛青(左二)進行野外地質調查
  
  追尋我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技術的發(fā)展歷程,熊盛青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他作為該領域的領軍人物,帶領科研團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取得了許多“從0到1”的顛覆性技術成果,填補了青藏高原航磁空白,建立了全地域、多尺度、高精度的航空地球物理綜合勘查技術體系,打破國外關鍵技術壟斷,實現了我國航空物探技術裝備從進口到國產的跨越。如今,他以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為目標,致力于推動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系統“三測”技術體系的建立。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
  
  2024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熊盛青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向記者講起中國航空物探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他身處其中的40多個年頭。
  
  “我很幸運,趕上了我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同樣的話,十多年前他也曾對記者說過。對時代的感恩、對事業(yè)的摯愛,已化作一道道年輪,深深刻在他的生命中。
  
  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要大力發(fā)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同年,我國將“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統”列為“十一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中的重大項目,43歲的熊盛青任項目首席專家和總體專家組組長。
  
  航空物探,是通過在飛機上裝備專用物探儀器,在航行過程中探測各種地球物理場的變化,研究地下地質構造和尋找礦產的一種物探方法。作為重要的現代化高科技手段,這一技術一直是各國科技實力比拼的熱點。
  
  彼時的中國航空物探,在高分辨率測量技術上被發(fā)達國家遠遠甩在后面,特別是關鍵技術和裝備,在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的牢牢壓制下,舉步維艱。
  
  必須改變受制于人的現狀,必須讓航空物探裝備國產化走出“從0到1”的關鍵一步。
  
  有了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熊盛青和團隊化壓力為動力,度過了極為艱辛的5年時光。他們通過刻苦鉆研和協同攻關,自主研制出全數字化航磁勘查系統、全數字化航磁全軸梯度勘查系統、基于直升機和固定翼飛行平臺的時間域航空電磁勘查系統、航空伽馬能譜勘查系統等6套勘查系統;研究、開發(fā)和集成出適用于不同地形條件和勘探目的的國內首套航空重/磁/遙、航空重/磁和全部國產化的航空磁/電/放3套綜合勘查系統;開發(fā)了新一代航空地球物理數據處理解釋系統等8項軟件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從“十一五”的重大項目,到“十二五”的重點項目,再到“十三五”國家深地專項中7個項目組成的項目群,國家對航空地球物理技術研發(fā)越來越重視,資金投入力度也越來越大。而熊盛青和他的團隊也不負眾望,實現了我國航空地球物理技術的突破性進展:自主研發(fā)的高靈敏度儀器、更高分辨率和更多種類型數據的無縫采集、更精細的數據處理和更精準的解釋方法、更大的探測深度、更廣的應用領域,實現了我國航空物探技術裝備從進口到國產的飛躍,大大推動了我國礦產勘查能力的綜合化和現代化。
  
  春種秋收,耕耘有獲。熊盛青本人也在磨礪中成長為公認的學科帶頭人,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狀、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以及李四光地質科學獎、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等沉甸甸的獎項。
 
  
  一生做好一件事
  
  “這么多年,我就干了這一件事。”熊盛青說。
  
  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的航空物探剛剛從中低精度測量階段進入高精度測量階段。熊盛青和同事們的主要工作是通過航磁總場、航空伽馬能譜和頻率域航電測量,服務于找鐵礦、多金屬礦、鈾礦、鉀鹽,以及油氣局部構造、地質填圖等。
  
  然而,到了90年代初期,隨著地質工作陷入谷底,航空物探技術發(fā)展幾乎停滯。熊盛青卻在航遙中心領導的支持下,考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應用地球物理專業(yè)攻讀博士,著力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一方面,他舍不得自己熟悉喜愛的航空物探專業(yè);另一方面,他深信發(fā)展這樣的高新技術是國家科技提升的需要、是地質行業(yè)飛躍式發(fā)展的需要。
  
  1998年,35歲的熊盛青被任命為航空物探遙感中心總工程師,開始帶領團隊大踏步進入我國“第三代航空物探”即高分辨率綜合測量階段。
  
  彼時,剛剛成立的國土資源部對地質工作進行了全面而具有前瞻性的規(guī)劃和部署。作為地質工作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航空物探遙感調查也開始走出低谷,邁向新的繁榮。
  
  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發(fā)布,地質工作迎來了大發(fā)展的春天。2011年,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拉開帷幕,研發(fā)和推廣礦產勘查新技術新方法成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地質工作對航空物探需求‘井噴式’增加,活兒多得干不過來。”
  
  回望歷史,熊盛青認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首先且最重要的是瞄準國家需求,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其次,要善于合作,能夠團結各方力量,取長補短形成合力;第三,要有激情、有熱情、有恒心,“人都有惰性,克服惰性最好的辦法就是熱愛,那是不竭的動力和智慧的源泉”。
  
  也正因為有了對目標的堅定、對理想的專一,盡管中國的地質工作幾度起落,但熊盛青的科研之路,卻如同飛機起飛時那道拉升的直線,無畏風雨,直攀云霄。
  
  讓中國技術走向世界
  
  熊盛青堅定地認為,科技進步的目標和著眼點在于造福人類、創(chuàng)造未來。我國航空物探方面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實現革命性突破,需要下大力氣的就是技術裝備在找礦、工程、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廣泛應用。
  
  “通過兩個五年規(guī)劃,我們有很多儀器、軟件都研制出來了,但是短板也很明顯——離工程化應用還有距離。”“十三五”期間,熊盛青一方面繼續(xù)帶領團隊研制航空重力、磁力、電磁、放射性儀器,不斷地提高儀器的性能、靈敏度,另一方面著力于航空遙感物探技術的工程化應用,重點解決的就是打通技術從生產到應用的“最后一公里”。
 
  熊盛青在野外進行巖石物性測量
  
  航空地球物理技術的推廣應用,必須是硬件、軟件并駕齊驅。熊盛青帶領的團隊借鑒國外的理念和技術,進行數據處理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和軟件開發(fā),最終打造出支持二次開發(fā)的 GeoProbe Mager地球物理軟件平臺。
  
  “我們把航空物探應用的整個流程,從數據的輸入、數據的管理,到數據處理、信息提取,以及到最后成圖,全部搭建在這個平臺上。不僅打破國外軟件的技術壟斷,實現了航空磁力、重力、電磁和伽馬能譜數據及地面重磁電數據的同平臺處理與綜合解譯,而且支持用戶自行開發(fā)插件,形成模塊插入原軟件系統,與平臺原有的其他功能同步應用,從而形成符合多樣化需求的改進優(yōu)化和定制服務。”熊盛青介紹,該平臺現在已經升級到GeoProbe Mager 4.0,推廣了1800多套。“當前,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正在優(yōu)先把這個軟件作為實用性新技術予以推廣。”
  
  優(yōu)秀的專業(yè)功能和高度的實用性引起了許多國外同行的關注。盡管這一軟件目前還只有中文版本,但在國外同行的要求下,已經有多個國家的專業(yè)人士獲得了 GeoProbe的使用權并參加了相應的培訓。熊盛青團隊正在籌劃制作國際版本的軟件,讓中國人的原創(chuàng)成果更好地融入全球航空物探遙感工作,讓中國科技更多地服務世界。
  
  “科技報國”永無止境
  
  年少求學的熊盛青沒有想過,自己這個一上飛機就吐的人,會把一生奉獻給祖國的航空物探事業(yè);第一次測試自主研發(fā)儀器、翱翔在祖國藍天的熊盛青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我國航空物探遙感領域的帶頭人。
  
  2020年5月,熊盛青登上了被譽為“中國地調空軍”的中國地質調查局航空物探遙感綜合調查飛機“航空地質一號”。機上裝載的是由熊盛青科研團隊自主研制的航空重力儀等國產化設備。這一次,他的任務是參與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提供重力測量等關鍵數據。
  
  他已不是第一次飛越青藏高原的皚皚雪山。早在1998年,30多歲的熊盛青就曾作為原地礦部專門設立“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區(qū)航磁概查”項目的負責人,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飛行,突破特殊復雜環(huán)境下的作業(yè)障礙,帶領項目組完成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