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聯(lián)合培養(yǎng)“人工智能通才” 把頂尖學生引入人工智能領域
記者了解獲知,通班均由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朱松純領銜。北大通班設在元培學院,已于今年春季學期開課;清華通班設在自動化系,目前已開始招生。
通用人工智能有多重要?
什么是通用人工智能?
“可是,在提出這個主張后,到20世紀80年代,因為研究方法如符號表達、邏輯推理無法滿足現(xiàn)實要求,當時出現(xiàn)了所謂的兩朵‘烏云’。一朵‘烏云’叫作符號落地,是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貓狗、桌椅等物體及語音無法有效識別。第二朵更大的‘烏云’,是無法表達常識的推理,包括物理常識和社會常識。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中怎么去抓握杯子、怎么疊衣服、怎么切菜等,都屬于物理常識推理。社會常識就是人與人打交道時的基本常識,比如我知道你想什么、你的意圖是什么、你的價值觀是什么等。”朱松純舉例說,因為這兩朵“烏云”,人工智能研究進入了一個接近30年的漫長寒冬。
人工智能技術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的核心戰(zhàn)略性技術,正在對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國際格局等方面產(chǎn)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而通用人工智能,是未來10至20年國際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和競爭的焦點。“從國家安全、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來看,這是一個極為重大的領域,也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必爭之地,是一個主戰(zhàn)場。”朱松純強調。
社會需求大,人才缺口大
還在美國時,朱松純錄取過很多北大清華的學生。通過學生們的成績單,他能清楚地了解國內課程的布局。“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學科有自己的內涵和核心課程,而人工智能只被看作是一個應用領域,一般只占培養(yǎng)課程的10%~15%。同時,一些課程往往集中在當前的熱點上。”
正因如此,朱松純回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人工智能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體系建起來,而通班是實施這個課程體系、培養(yǎng)能夠全面掌握人工智能體系的人才平臺。“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中國要在人工智能的國際競爭中勝出,就需要大量人才。我們要打造一支人工智能的研究隊伍,不能只靠從國外引進。從長遠來看,通過培養(yǎng)把我們的頂尖學生引入人工智能領域,是我們辦通班的核心目標。”
“促進人工智能向通用方向拓展”
記者了解到,北大通班由人工智能研究院負責提供教學安排,面向元培學院招生。元培學院院長李猛說:“無論是學生自由選擇課程、自由選擇專業(yè)的元培教育模式,還是學院已經(jīng)開展的多個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項目和通識教育核心課程體系,都與通班的辦學理念相契合。”李猛表示,元培學院將配合通班,將人工智能的項目與北大在理工農醫(yī)、人文社科藝術等領域的優(yōu)勢學科結合起來,促進人工智能向通用方向拓展。
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李文新負責組建北大通班并分管教學,她說:“今年1月下旬,面向元培學生,北大完成通班首屆招生,共招收了26名學生。我們的培養(yǎng)方案中除了針對通班挑選的數(shù)學、物理、計算機的核心課程之外,將傾力建設7門人工智能核心課程,4門人工智能與人文社科藝術哲學交叉的創(chuàng)新課程,3門人工智能系統(tǒng)實習實踐課程以及與研究生課程共享的一系列人工智能領域前沿選修課程。”
清華通班也于近日啟動招生。清華自動化系按自動化大類招生,在一年級第二個學期,學生要分流選擇專業(yè),外系的學生也可以申請轉專業(yè)進入自動化系。這時,學生可以報名通班,最后經(jīng)選拔將有30名學生進入通班學習。
“通識、通智、通用”
朱松純解釋說:“人工智能對外交叉,與人文社科、音樂美術等都有交叉,比如人工智能可以作畫、寫詩、編曲、演奏音樂,還需要融通人類的美學與價值觀,因此通班的學生要有新的基于人工智能建模的通識教育。通智就是說,對人工智能六大領域,通班學生都要學習,一個人只有把這六個領域都搞懂了、融會貫通了,才能說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或專家。第三是通用,人工智能現(xiàn)在被各行各業(yè)所應用,比如說醫(yī)療、教育、金融、制造等等,所以通班的學生需要深度進入各行各業(yè),這是我們的人工智能實踐課程要實現(xiàn)的目標。”
北大法學院副院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楊曉雷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技術重要的使命之一是促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及相關領域生產(chǎn)生活的發(fā)展改善。“這樣的交叉,既在傳統(tǒng)基礎上促進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發(fā)展,又可以促進人工智能理論結合具體應用場景的深入研究和知識體系構建,進而培養(yǎng)符合未來社會需要、懂人工智能和其他各種學科交叉知識、具有跨領域能力的高水平通識人才,探索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經(jīng)濟、制度、文化等新的社會文明形式和內容。”(本報記者 晉浩天 本報通訊員 張寧)
評論排行